(注:本文文字图片均由柳州工业博物馆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使用)
俯瞰柳州工业博物馆
简介
柳州工业历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时传统手工业就已经相当发达,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工业化的不断壮大、发展,直到今天工业遗址仍随处可见。2009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柳州工业普查的情况作出了利用老厂房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决定,以此打造柳州独特的“工业文化标志”。2010年1月完成工业博物馆的选址工作,2010年2月组建筹备组,2011年3月全面开始场馆改造、建设和展陈项目设计、施工,2012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工业博物馆揭牌仪式
2010年1月,该项目定位于柳州市柳东路220号第三棉纺织厂旧址。柳州工业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2万平方米。分为室内展区、室外展区,休闲服务区,旅游景观区等。其中,室内展区分为“柳州工业历史馆”、“柳州企业风采馆”、“柳州生态宜居馆”、“机动展厅”、“多功能厅”等;室外展区有“蒸汽机车”、“大型装载机”、“柳钢一号高炉下降管”、“大型印染机”等。并配以及“企业家会所”,“游客服务中心” 等旅游配套设施,增强了会议、商务洽谈、旅游休闲的功能,具有很强的旅游参观综合性特点。它的建成,填补了广西工业类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
历史馆外景
主展馆“柳州工业历史馆”是利用原两层的纺织车间改造而成的展馆, 展陈面积12000多平方米,展出了自1902年以来柳州所使用和生产的大中小型工业设备、产品等工业文物2000多件,这些展品见证了柳州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专题馆“柳州企业风采馆”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是利用原一层锯齿型纺织车间设计的展馆,展陈设计保留了锯齿型纺织车间的历史原貌和车间内的一些生产图表、标语等历史遗迹。展馆设计为序厅、企业展区、尾厅三个部分。
柳州工业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全市各企业及各届人士的全力支持,共征集到工业文物实物6200多件,照片及文献资料等12000多件。
红街
室外展区中“室外景观区”和“服务区”两个功能块,集中突出了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以仿钢铁厂高炉为“室外景观区”视觉中心,配以室外展场烘托主题,通过工业零件、景观小品,座椅、灯饰等配套设施及“水”的元素,增加气氛,突出旅游观光的特点。“服务区”以购物中心楼为中心,包含4D影院、休闲娱乐、企业家会所,服务中心、接待中心等,增强了会议、商务洽谈、旅游休闲的功能。
柳州工业博物馆全景
柳州工业博物馆2012年5月1日正式开馆至今,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各级领导和柳州市市民约30万人次,其中有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政府副主席李康等。随着柳州工业博物馆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央、自治区、柳州市的各大媒体相继报道,社会效益显著。
藏品史话
在建设柳州工业博物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北上南下、东奔西走,踏遍广西内外的许多城市和乡村,对与柳州相关联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抢救性的征集,目前共征集到6000多件实物、资料、照片,其中在已展出的1000多件文物中,有在广西乃至全国数“第一”的工业珍宝和最早的工业设备、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数第一的有木炭车、战斗机、拖拉机、空压机、装载机、挖掘机、汽油机、操舟机、激光器等;数最早的有一百零九岁的钢轨、一百零两岁的冲剪机、八十多年的牛头刨床、六十年前的切纸刀片;数最新的有景逸、宝骏、霸龙等品牌的汽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装载机、神舟飞船上的重要仪器等。这些珍贵的工业文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柳州人当年创业的艰辛,以及创业过程中的睿智和毅力。
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领略这些宝贵藏品的风采,品味其中蕴藏着的柳州工业精神,我们编纂了这本《藏品史话》,精选一部分馆藏文物,图文并茂地介绍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征集过程中的逸闻趣事。希望能使读者对柳州工业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更加热爱我们历史悠久的美丽家园。
110岁的钢轨
2010年10月,柳州工业博物馆文物征集人员来到柳州佳力电机公司一个露天的废铁堆前。在场几名工人找来木棍,将堆着的旧钢轨一根一根撬开,还随手用旁边的野草将钢轨擦拭干净。转眼之间,钢轨上“1902年汉阳铁厂造”和“民国二年汉阳铁厂”字样清晰显现在众人面前。笑谈声中,有人大声喊着:“定海神针遇到孙悟空造访才闪闪发光,这100多年的钢轨今天终于找到了它安身立命的家!”
佳力公司的前身是广西省生产联社第一机电修配厂,成立于1956年5月。发现老钢轨的微电机厂,原来是刀具厂,也是柳州的一个老厂,重组后成为佳力公司的一个分厂。据厂里的工人说,几十年来,钢轨一直铺设在车间里的行车轨道上,但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如此的“老”,直到最近拆除旧车间厂房,准备处理这些钢轨时,细心的工人才发现上面有字。
110年的钢轨,应该是张之洞办洋务时,汉阳铁厂的早期产品。100多年前的“汉阳造”,怎么会落户柳州呢?
一种说法是:1928年,新桂系举全省之力打造柳州机械厂时,为生产炮弹、勒线机等军工产品,购买了一批钢轨作厂内运输或加工工具之用。其中就包括这些“汉阳造”钢轨。1948年,柳州机械厂一度停产解散时,这些钢轨流散民间,几年后被广西省生产联社建厂时利用。
另一种说法是:1934年,国民政府修筑湘桂铁路时,也使用了一批产于清代的旧钢轨,修路剩下的钢轨就地处理,被民间小厂利用,后来流转到微电机厂生产车间的行车轨道“隐居”至今。
不管怎样,张之洞时代的产品能在柳州保存得如此完好,说明柳州的工业文化底蕴、柳州人工业情结的深厚,这在许多城市都是少有的。
杨道霖的木植公司
这是一幅柳州最早的实业公司—— 100多年前杨道霖的柳州木植公司生产场景照片。几个盘着长辫子,光膀子的工人,或用手推,或用木钉锤拽动木头,正在齐心协力地用机器锯木。旁边不远处是工业博物馆展陈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制作的生产现场艺术实景。
杨道霖是光绪十八年(1883年)进士,洋务派知名人物,曾当过盛宣怀、张之洞的幕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朝朝廷委派他出任柳州知府。
这位留过洋的新派知府一到柳州就着力推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政,着眼发展近代工商业。他首先看中了柳州丰富森林资源的加工和利用。他说:“原柳州土货出口以杉木为大宗,径运广东各府销售。但取材专备棺椁送葬之用,多少良材弃之无用之地,不能销售出口与洋木争衡。”因而,他在宣统元年(1909年)号召柳郡绅商集资试办华兴木植公司,以抵制洋货。
公司成立后,他派人到香港购置锯木工具、起重机器,依照洋法,加工木材运出,分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木材用于华洋商民建造房屋以及制造舟船器具等用并承包各省官办商办工程,如修建工厂及铁路电局所需用的枕木、线杆等业务。
宣统二年(1910年),杨道霖将柳州华兴木植公司扩充经营,于2月7日在上海成立总号,柳州原公司改为分公司,资本2万元洋银。并增设古州(今贵州榕江县)、无锡、天津三处经营点。公司集加工、运销于一体,采购贵州苗山和广西大苗山优质原木,采用机器锯木,加工成木材后,经柳江、西江运至广东出口。不久,又改为股份公司,资本扩大到5万元,成为当时柳州屈指可数的大型工商企业。
100多年前,僻处西南边陲的柳州,就能建立起这样一个立足本地资源、工商合一、辐射全国的大公司,杨道霖的眼光和魄力,实在是不简单。
除了办实业,杨道霖还在柳州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如建立柳州警察学堂,试办识字所,兴办起了柳郡女子师范学堂,以及建立柳侯公园等。
杨道霖解任时,柳州百姓给他送来了“万民伞”和锦匾。后人将他与柳宗元“柳柳州”相提并论,称他为“杨柳州”。
点燃光明的百年小楼
赫赫有名的柳州电灯公司,如今被“搬”到了柳州工业博物馆历史馆一楼展厅最醒目的地方。
这是一座古朴的两层小楼,坐落于柳州市景行路和斜阳路交界的街口。1916年,在这栋楼房的大厅里,安装了一台用木炭做动力的发电机,一条条输电线经过屋檐下的电磁瓶伸向夜空。四周的墙上,贴满了木炭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输送电路图。最醒目的地方,挂的是电灯公司创办人、柳州第一位企业家陈敬堂的照片。它的周围,闪烁着柳州城的万家灯火。
说起这栋小楼,还真有一段柳州人不能忘怀的故事。
1911年,中国进入了民国,当时地处八桂通衢的柳州,商贾云集,街市日渐繁华。问题是一到夜晚,因为没有电灯,满城昏暗,众多的街道中,只有小南门大街(今小南路)和府前街(今立新路)等繁华街道,挂有一些四方形的煤油灯作路灯。一些需要晚上经营的商家和戏院,也只能用马灯、油灯照明。其时,国内许多城市早已使用电灯,柳州什么时候也能用上电灯呢?在柳州经商多年的商人陈敬堂,看到了这个商机。他牵头召集柳州的士绅,宣传办电厂、用电灯的好处。果然,大家积极响应,很快筹集了5万银元,陈敬堂立马组织人员购买机器,兴建厂房,培训工人。1916年5月,柳州 电灯公司正式开业。
最初的电灯公司,安装了48千瓦的木炭发电机一台,可以为数以千计的电灯供电。当时,电灯只有15瓦,分布于斜阳巷、小南门大街、人字街(今中山东路)、弓箭街(今中山西路)、东门、沙街等主要街道。精明的商人陈敬堂,深知在那种军阀混战的乱世,如果没有官府做后台,要办点实业是很难的,就和其他股东商量,凑一些干股,送给当时驻守柳州的广西督军陈炳琨,请他出任董事长,陈炳琨自然笑纳。于是,电灯公司有了陈炳琨这块招牌,更是顺风顺水,业务越做越大。
到了第二年,陈敬堂再次集资2万银元,增购一台48千瓦的发电机,电灯公司的业务愈加兴盛。除了供给照明用电外,一些小型的加工作坊也开始用上了电。
由于陈炳琨在后来的军阀互斗中倒台,没有了“董事长”的电灯公司逐渐没落。到1921年,设备更先进、资本更雄厚的柳州电力公司开办,陈敬堂的电灯公司难以竞争,就慢慢停办了。
尽管历史不长,陈敬堂的电灯公司,毕竟开启了柳州电力工业的先河,促进了柳州的社会文化发展。
那栋在斜阳中低声诉说这段历史的小楼,不应被人们忘记。
手工时代的榨油、碾米装置
两个十分古老的榨油、碾米装置,陈列在一个约50平方米的展台上。
左边是一根巨大的中空圆木,空槽上还有许多一头大、一头扁的木楔,这就是柳州民间传统的榨油工具,俗称“油榨”。
这根直径约1米、长约5米的大圆木,中间挖空,工作时填满炒熟的花生、油茶籽,封好盖后,一头开一个小孔,另一头插上木头尖桩,用大木锤用力捶打木桩,不一会,花生油就会从另一端的小孔汩汩流出,这就是常说的“物理挤压法”。
展台的右边是石质碾米装置。在中轴上连着一根木质横轴,横轴一头连接一片立起带齿的石轮,经畜力或水力带动,石轮在铺设好的石质槽沟里做圆周运动,通过反复碾压让槽中谷米或茶籽脱皮去壳。柳州地方水系密布,因此石碾常设于水边,借水力带动,因此也称“水碾”。
柳州水碾较早见于光绪二年(1877年)八月,为城南新桥村黄元昌于竹鹅溪建造。之后,柳州的水碾逐渐多起来,比较有名的有蜈蚣岭水碾(今柳东油榨村附近,油榨村因此得名)、老桥水碾(今飞鹅路公路桥下游400米)、过桥石碾(今柳铁一中附近)、吴家水碾(西鹅乡高沙村)等等。
水碾为城乡人们加工粮食,加工能量由季节变化而不同。一般每年3月至8月为旺水期,每座水碾一天可加工30碾,一天出米3150斤。其余枯水期,每 天加工23碾,出米量为2800多斤。
水碾多为经营性,主人为居民碾米,收取一定的加工费,以收米代之,每一碾收白米3斤(老秤),折合新秤2.6斤左右。
民以食为天,过去这两种装置对人们的生活意义重大,它们的出现体现了劳动人民在生产劳作中,利用机械、畜力和水力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智慧。
解放后,水碾逐渐被现代机械化米厂所代替,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柳州水碾的历史基本结束。
为了再现这一工作场景,工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到处寻访,终于在三江县的一个偏僻山寨,找到这根保存完好的油榨圆木和“水碾”装置
手工制作的漆皮件
桔黄的灯光下,周宝源制革店里,制革师傅、学徒和帮工在忙碌着,他们身后的架子上摆满了已经完工的漆皮箱。这个情景是如此真实,仿佛随时都会有人来取走这些定制的皮箱似的。其实,架子上就有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漆皮箱。展柜里还有一个写有“柳州李荣昌造”1934年的漆皮枕。
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漆皮箱和近80年的漆皮枕均为柳州80多岁的市民汤万喜先生捐赠。
柳州的制革业很早就有了。清末民初,柳州就有厂家专门生产皮箱、皮枕,最著名的是苏杭街(现小南路)的柯茂昌、李荣昌、永合三家。皮箱有大有小,皮枕有单人双人,由于经久耐用,且美观大方,制革店生意相当兴隆。
漆皮箱过去还是人们体现身家地位的显摆。特别是冬春旺季,嫁女之家,再穷也得有一扛皮箱,箱面放上一床棉被,才算是过得去的嫁妆。富有者一、二十扛皮箱,三四十个抬盒,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大摆阔气。珍藏在架上的那个黑色木箱看起来普通,但仍能感觉到箱子外面那层生漆的光滑。生漆下面紧裹着一层牛皮,牛皮下面就是木制的箱体。漆皮箱基本完整,表面有一些破损。据现已80多岁高龄的捐赠者汤万喜先生说,漆皮箱是当年他母亲的嫁妆。汤先生父亲生于1883年,按他三十而立时才成家,这个箱子至少也有100年历史了。
漆皮枕由于一直在使用,该皮枕表皮十分光滑红亮。漆皮枕侧面还有“柳州李荣昌造”字样,落款时间是“甲戌”。这里的“甲戌”应该是指1934年。也就是说,这个漆皮枕已经78年了。
荣昌、永合、茂昌的老板,均是广东人。做皮箱的工人师傅,则以湖南人居多。广东人有钱,湖南人吃苦耐劳,资本和劳力在柳州这块开放兼容、交通便利的热土上相得益彰。
一般厂家的工人有十几二十人,自己制皮,自己上漆。产品远销庆远(三江)、武宣、象县、长安、融县等地,每月销售150—200个,也有的上门按特别要求定做。
除苏杭街外,弓箭街(今中山路)、香签街(今曙光中路)也有几家做漆皮箱、皮具、马鞍的小作坊,这些作坊一般只有几个工人,生意比较小。
漆皮箱的加工过程是:从木器行购回箱坯(薄杉木板做的箱型),由店里的木工师傅再刨光刨平,然后开口,蒙上熟牛皮,再反复油漆,然后钉胶、钉锁,取出箱坯后衬上花纸,一个漂亮的漆皮箱就做成了。皮箱一般高9寸,宽1尺3寸,长2尺2寸。最好的一级头青皮箱卖10元东毫一个,次一点的4元一个。
因为漆皮箱制作简单,利润可观,1931年以后,长安、宜山、来宾等地纷纷有厂家仿制。
民间土法榨糖石磙
连绵不绝的蔗海是广西壮乡一景,每逢秋冬季节,成熟的甘蔗便成车成车被送往糖厂生产出成千上万吨优质食糖供应全国各地。不过在现代机械时代之前,榨糖可不那么容易。展厅里的这原始制糖作坊,其展示的民间土法石磙榨糖法,记录着过去“甜蜜事业”的智慧与艰辛。
“作坊”里,一个木制架子上,装置着重约一吨的一对巨大石磙,上面有一根横木作为转臂用畜力来带动石磙转动。
这就是最原始的榨糖设备——土石榨磙。
设备架子的上端称为天盘,下端称为地盘,用于支撑石磙。两个石磙上都有一圈楔进石磙里的木齿,叫牙头,牙头上连接着一条长约7米的转臂。转臂下的两个磙子牙头的间隙相互啮合,类似齿轮。
有趣的是,这两个磙子还有公母之分,直接被牛力带动的称公磙子,由公磙子的牙头带转的称母磙子。榨糖时用牛拉动转臂转动,石磙通过上面的木制齿轮相互带动,由人工将甘蔗连续不断地插进两个石磙中间的缝隙中进行压榨取汁,每天约能榨蔗8到10吨。
之后,蔗农把清甜的蔗汁放进土制的糖锅里煮沸,熬制出一篓一篓的黄糖、沙糖等。
这对土石榨磙,是广西凤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的,它们来自柳城县凤山镇大湾村,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该村一名百岁老人称,自他懂事时这套设备就已在村里了,据说是从广东拉过来的。该设备 原木制部分已经腐烂,凤山糖厂将其收购后请木匠重新制作了木架和转臂,恢复其原貌。
民间木制织布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只见这位“柳州姑娘”正在木制的古老织布机前脚踩踏板,手执飞梭,在编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织布机旁,还放着纺花车、绕线机等配套设施。
这些看似简陋却设计巧妙的织布工具,是手工业时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缔造了古代中国丝绸之路的辉煌,后世的机动织布机也是脱胎于此。
柳州的民间纺织业,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宋年间,柳州的纺织业就相当有名。唐武德六年(公元624年 ),柳州刺史沈逊,还准备将柳产“筒布”进贡给皇帝。也有人把这些柳产布匹贩到首都长安,当时宫廷、士民争相购买。大诗人白居易还写《新制布裘》诗歌颂了一番。到宋代,柳州所产的“柳布”,更为各地商人所青睐。纺织业最兴盛的1920年前后,柳州有织布作坊150多家,织机400多台。纺织户最集中的苏杭街(今小南路),远远就能听到“嘁嘁喳喳”的织机声。那时的西大路、莲花桥、谷埠街、景行路一带,都有作坊,一般是广东人出资,湖南人操作。
织布人家开的多是夫妻店,他们起早贪黑,浆、漂、煮、染、织都是自己干,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因此,又有“长年纺纱又织布,穷得只有一条裤”的民谣。
1926年,伍廷飏出任广西建设厅长时,在柳州开办平民工厂,生产织布机、马达等产品。机动织布开始替代手工织布,效率大大提升。1927年10月,柳州还成立了马平县纺织公会,会员有127人。
柳州纺织业的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高峰,1942年,全市各纺织工场和纺织专业户织机总数达600多台。
如今,手工织布的时代已经远去,但在我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仍沿袭着手工织布的习俗。三江的侗布就以其特殊的工艺闻名,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工艺品。
广西第一辆汽车
一幅反映了当时桂系领导李宗仁、白崇禧、黄绍雄观看汽车出厂的照片,一辆按二分之一比例仿制的木炭汽车,让大家读懂了1933年柳州生产出广西第一辆汽车的历史。
1927年夏天,广西汽油紧缺。随后,蒋桂战争爆发,缺油导致新桂系在军事、经济、交通上全面陷入被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柳州工业史上发生了两件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事:建设广西酒精厂和研制木炭汽车。
建设酒精厂是新桂系为了解决缺油的燃眉之急;而研制木炭车则为了省油。军阀混战后,资源奇缺,汽油价格飞涨,于是,以木炭燃气机替代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的试验在国内应运而生。而广西最不缺少的是森林资源,因此,当时的广西省政府铁了心要制造木炭车,任务就落在了1928年建起来的柳州机械厂头上。
1933年,柳机重金请来了炭汽炉发明人汤仲明先生,还在广东、香港和英国招募了一些技术精英,开始了以木炭为燃料的车用木炭燃气机的研制工作。
当时,柳机厂内刚好有一辆报废的美式军用卡车,于是,试制组将其拆去油箱、油管、化油器,只保留发动机和车桥,然后在车后装上铁架,以放置木炭燃气机。
在配车试验的过程中,外聘专家的聘期已到,专家相继撤出。“洋专家走了,本土专家行吗?”一直敢为人先的柳州人,此时“牛气”冒了出来,经过夜以继日地奋战,木炭车的技术难题,奇迹般地被攻克了。
木炭车试制成功乐坏了李宗仁与白崇禧。当时广西每年汽油进口约值100万元,使用木炭车可减少大半。1933年12月31日,柳州人把木炭车开进了南宁。李宗仁亲自书写“木炭车”三个大字,挂在车头,自己坐在车上,绕行南宁一圈,满城市民涌到街上,争睹广西第一辆汽车的风采。
木炭燃气机和木炭车的诞生不仅掀开了柳机内燃机研发的第一页,而且开创了广西生产汽车的历史。
“中英庚款”牛头刨床
一台由英国奥默罗德公司制造,铸有“中英庚款”字样的牛头刨床,因为它传递了当年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游客称其为“赔款刨床”。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入侵中国并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侵略军在中国大肆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1901年9月(辛丑年),中国清政府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也就是中国史称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四亿五千万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也就是说,列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赔款的存在,蒙受了国家无能的耻辱。这笔巨款连本带息,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因为这一年为中国农历的“庚子年”,故而史称“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是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凶恶掠夺。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经过延付、停付及退还,实际赔款并没有达到10亿两。中国实际支付给列强的赔款数额约5.76亿两,约占总数的58%。对于所退部分赔款的用途,各国均有不同。如美国用退回的部分庚款开办专门培养中国留美学生的“清华学堂”(后改为清华大学),德国用庚款修筑铁路等。其他国家除日本外都以各种方式向中国退回了部分庚款。1930年英国政府与我国正式换文,退回部分庚款,用退回的部分庚款设置基金,用于为中国筑铁路、办教育及经营其他事业。这台铸有“中英庚款”的牛头刨床即为英国政府用庚子赔款制造提供给中国的产品。
广西第一架战斗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即“飞虎队”)驻守柳州前后达4年之久,成为守护柳州上空的鹰。但很少人知道,该队的战斗机群中曾有一架来自“柳州制造”。这就是被命名为“朱荣章号”的广西第一架飞机。
1931年,为稳固广西大本营,新桂系购置了一批飞机成立空军,并于第二年确定柳州为广西空军基地,柳机也被扩建为飞机修理制造厂(后改称广西航空学校机械厂),主要从事飞机修理。
1936年,桂系讨蒋运动之后,蒋介石利用“中央”外交大权对广西的进出物资实行了严格控制。广西原与西欧及日本的军火和飞机交易被堵死,于是,李宗仁、白崇禧萌生了造飞机的念头。
新桂系的飞机梦交给了柳州来实现,时任总工的朱荣章被任命为战斗机试制项目的负责人。朱荣章虽然曾在美国的波音公司工作过,却从未参加过飞机的设计,而且当时工厂的条件十分简陋,但最后他还是开始了研制工作。
据老工人回忆,当时朱荣章在研制飞机时专心致志,几乎整天一言不发,他亲自绘制图纸进行加工,每一个仪器、仪表的安装,每一处连接部位的定型与焊接,都亲自动手。
全厂员工在朱荣章这种精神感染下,通力合作,先后研制出了教练机、滑翔机。1937年春,又试制成功 了第一架双翼战斗机—— “朱荣章号”。
在广西航校校庆纪念日上,“朱荣章号”首次试飞,由航校飞机教导队第一队副队长陆光球亲自驾驶。陆光球在飞机上天后发现飞机性能良好,还特意做了几个翻跟头的特技动作,在观看的人群中引起一阵轰动。白崇禧
“飞虎队”留下的台钳
据老一辈柳机人说,展馆内的两台美国台钳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飞虎队所赠,其在柳机使用的时间至少超过了60年。
1936年12月,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进驻柳州。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为保家卫国,其航空志愿队撤回国内。1942年6月,美国援华第十四航空志愿队所属一个中队飞抵柳州,驻扎在柳州机场,其在柳州的飞机保持在50架以上。他们担任防空作战和国内其他地区飞机中途补给加油等任务,战机从柳州机场起飞,可以攻击到越南、香港、台湾等日本占领区和日本本土。因美国P-40战机上涂上了鲨鱼的嘴、牙齿和插翅的飞虎,加上飞行员作战十分英勇,被称为“飞虎队”。1944年8月31日下午,飞虎队从柳州直扑台湾高雄日军驻地,炸沉日军货船、油船3艘。
飞虎队频繁对日军作战,飞机难免受损。柳州机械厂不但承担了柳州机场作战飞机的维修,同时还承担了中国战区美国空军P-15战斗机的维修,成为大后方重要的飞机维修基地。
1943—1944年,应美国飞虎队的要求,柳机还派出一个技术力量雄厚的飞机维修组,去桂林机场支援,与飞虎队员们并肩作战。
维修组的工程师们夜以继日地为抗日前线将士抢修飞机,前后达数年之久,先后维修过英、美、日、俄等四国的17种飞机。当时柳机的工程师虽然技术精湛,但工具很简陋,所以,许多维修工具都是“飞虎队”从美国带来的。
抗战胜利后,美国飞虎队离开柳州时,给柳机馈赠了一大批维修工具,此台钳就是其中之一。
老发电机转子
在一幅50多年前柳州电厂老照片的映衬下,一个老发电机组的大型转子在聚光灯立体照射下流光溢彩,引来游客惊奇、感慨的目光。透过这光影设备的表面,人们读懂了它所代表的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
发电机组的大型转子是发电机的关键设备,而发电机更是发电厂的核心所在。柳州电厂是柳州解放后完整保存下来的几个大厂之一,在保护和修复发电厂的过程中,电厂工人留下了许多传奇性的故事。
1949年11月24日,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柳州电厂护厂队得知:国民党军当晚逃走时要炸毁发电厂和浮桥。当天深夜,国民党兵来到大门外大叫开门时,护厂队有意拖延时间,并向他们做宣传工作。厂外的国民党兵见护厂队防守严密,出于无奈和便于交差,在外面的空地上引爆了两包炸药佯装炸了电厂后就跑了。这次爆炸除把一根电杆炸倒和将电厂门窗玻璃震坏外,其他发电机、锅炉及变压器等主要设备都完好无损。
解放后,电厂的一、二号机组继续发电,但随着城市生产逐步恢复,电力供应远远不够。市政府要求他们尽快修复功率最大的三号机组。
三号发电机原来是一部用过20多年被国民党遗弃了的旧机组。由于时间久远,许多机件散失了,锈蚀损坏很严重,看起来就是一堆废铁。
由于当时柳州缺电,市里要求电厂尽快修复。为了提前将三号机子修复,从厂领导到职工,甚至到家属,自动放弃了假日,进行夜以继日的苦战。省工业厅专门派了两名技师来指导,他们独创了广西电业史上史无前例的半导体自动并车、装置和自动变压调整器。此外,市建筑公司按计划提前一个月建成了厂房。机修厂、农械厂、制造厂、锌品厂、西湾电厂等在百忙的生产中抽调技工、携带设备来为发电机加工凝结器、循环水磅和管理系统等设备。1958年8月15日,柳州电厂修复的3号发电机开始向市里送电,使柳州市的发电能力一下猛增了40%,大大缓解了当时用电紧张的局面。
三号电机的发电在当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它缓解了当时用电极端紧张的局面,有力支援了当时的工业建设;二是比新买机器节约了50万元,而当时新机器根本就无货;三是培养了大批技术力量,全套机、电、炉设备全部自己安装,这在广西还是第一次。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电厂的设施也进行了更新换代。柳州电厂把曾立下汗马功劳的这台老发电机转子捐赠给了工业博物馆,也让人们记住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国第一代汽油机
这台广西柳州机械厂1953年试制成功的1101型汽油机,也是我国第一代汽油机。这种仅有4马力的汽油机当年为电影局 、工程兵 、通信兵发电照明 、放电影 、高山哨所和农村抽水灌溉所用。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布置生产4马力移动式汽油机发电机组,并决定由沈阳前进汽车配件厂 、柳州机械厂 、广东虹江机械厂同时试制,谁先试制出来且质量达标,谁就获得生产权。对于处在发展十字路口的柳机来说,这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
柳机迅速成立了试制车间,并抽出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人员投入试制工作。没有图纸,工程技术人员就按照买来的东德产的汽油机样机分别测绘成各种零件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汽油机的各种零部件一一制造了出来。
没有高速钻床,化油器的喷油孔成了最大难题。试制车间副主任卢达将一辆美国工程车上的小马达拆下来,改装成一台每分钟1万多转的高速小钻床。接着,他又找来钢丝,用手工一点点磨出了一个细钻头,终于使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给汽油机的“心脏”——磁电机把关,市里还把著名的磁电机技师吴鼎瑞从沙塘园艺场调到了柳机。吴鼎瑞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手工绕出了万圈漆包线,试制出了高压磁电机。
1953年11月23日,柳机成功试制出了第一台汽油机,于第二年1月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柳机也成为此类型汽油机定点生产企业。这对柳机生产发展史,乃至整个柳州工业生产发展史都是一个重大里程碑。
1101型汽油机的试制成功,让柳机摆脱了生产简单机械产品的阶段,一步跨入高技术含量的内燃机研究企业行列,开创了柳机生产小型内燃机的新时代。
“瓦”和“罐”
为什么展柜里一块红平瓦和一个陶瓦罐会不断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么平凡的东西,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捐赠人姚得德先生解释说,这两样东西都是难得的“宝”,原因就在于它们身上都烧制有“柳州市砖瓦厂”字样。
柳州市砖瓦厂成立于1951年5月。当时是柳州解放初期,战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砖瓦等建筑材料,政府在靠近窑埠码头的地方兴建了柳州市砖瓦厂,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柳州的第一家国营建材企业。1958年柳州砖瓦厂更名为柳州市窑埠砖厂,1966年又易名为柳州市立新砖厂。立新砖厂是广西和柳州市最早使用机械化方式生产机制红砖、红平瓦的企业,年设计生产机制红砖能力为1000万块。1981年,因周围生产红砖的原料黏土资源耗尽,该厂被迫停产红砖而转产大理石产品。
1986年,在立新砖厂的原址上,建起了柳州市第三棉纺厂。2003年,因为市场情况发生变化,产品销售不畅,企业连年亏损,第三棉纺厂停产。2010年1月,柳州市政府决定,利用原柳州市第三棉纺厂厂区改建柳州工业博物馆。
为此,姚得德先生说:“这一瓦一罐东西虽小,今天作为工业文物又回到了当初生产它们的地方,意义特殊!”原来,姚得德先生的父亲就是当初柳州市砖瓦厂制作各种瓦模的工人,而瓦罐是当时厂里食堂用来给工人蒸饭的。
从父亲传下来,姚得德先生一直用它来当盐罐。对于红平瓦,姚得德也从父亲那里了解了很多相关历史:红平瓦硬度大,对泥土的粘度也要求高,窑埠一带的泥土供应不够,政府又在白露村开办白露瓦厂,在西鹅乡开办和平瓦厂,后更名为“东风瓦厂”。
三百多件小文物
三百多件小文物中,除了有大家熟悉的全国各地的粮油票、旅游门票外,还有许多知晓不多的历史物件:40多种不同的企业信笺,其中很多是文革期间的,其中一份是1960年“拉堡红旗农民公社用笺”的公文签,是开往“河南酱料厂”的介绍信,内容为请求支援豆酱 、辣椒等调味品,并盖有公章;柳州市公私合营时期的马车票、过河票、过桥票等,原来,以前柳州人过浮桥,有时候还要收票呢;解放前后数十个品牌的香烟标识,如解放前柳州烟厂中亚(“王子”) 、中孚(“光明”) 、广全(“孔雀”) 等烟标,解放后的“红塔”、“大金狮”,“新世界”(抗美援朝时期)、“大联环”、“君得利”、“百乐汇”、“飞虎”和现代的“甲天下”、“龙城” 、“红灯”等常见烟标,从这些烟标可以看到“公私合营柳州卷烟厂”,“广西省柳州烟厂”,“中国烟草总公司柳州卷烟厂”,“广西甲天下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不同称呼,展示出了柳州卷烟厂的发展历程。
然而谁也没想到,在这些小文物中,人们还有机会见到了半个多世纪前一份重要的文件性文物,这就是1958年柳州市委书记萧寒亲笔签发的关于柳州炸药厂(后更名为二化)的选址报告。这份市委书记亲笔签署的文件,无疑对研究柳州企业的发展历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300多件文物都来自热心市民唐超俊一人捐赠,那份市委书记亲笔签发的选址报告,就是数年前他在一个废旧品回收摊上发现后花了1元钱买下来的。
单链式造纸磨木机
这是由柳江造纸厂原机械制浆车间两台二十世纪70年代的单链式10T/D磨木机和3米见方的工作台连接组成,木浆生产的场景:磨木机的机身内部和工作台上堆放有约4立方的短节木,都是当年生产时用水浸泡过的,每根长约50厘米;磨木机机身高约6米 、宽4米 、厚3米,每台重达10吨。展示场景很具早期工业的厚重感,特别是磨木机中间环绕机身的巨大链条和机身两侧的大齿轮,独具观赏价值。
柳江造纸厂的前身是广西东方红造纸厂,始建于1968年。二十世纪70年代,造纸厂属国家轻工部直属企业,主要向国家提供印刷《毛泽东选集》的书刊纸。机械制浆车间就是专为生产凸版印刷纸、胶印书刊纸提供机械磨木浆。该厂先后购买了6台单链式10T/D磨木机等专用设备,展厅里的这两台单链式10T/D磨木机便是其中的两台。
磨木机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跟我国传统的磨豆腐 、碾米相类似,装在磨木机料箱内的原木借送料机构以很大的压力(最大可达10000~15000公斤)把原木紧压在快速回转的磨石上磨成浆。磨木浆有白色磨木浆 、褐色磨木浆 、化学磨木浆等,经漂白后通常用来配比生产书刊纸、书写纸 、新闻纸和包装纸等各类 纸张,磨木浆质量一般可通过原木的选择和磨浆条件的采用加以控制。
当年,这几台单链式磨木机磨出的木浆,提供全厂造纸原料,年产纸量达35777.7吨,纸板998.2吨,而且质量很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所产的书刊纸和新闻纸,成为印刷《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和印刷中小学课本的专用纸。该厂也成为全国八大书刊印刷纸专业厂家之一,成为国内著名大型制浆造纸综合企业。
21世纪初,由于能耗较大等原因,机械磨木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低能耗的化学制浆工艺所替代。
Z435轮式装载机
文革期间,柳州工程机械厂“三结合”试验小组“白天闹革命,晚上搞研发”,试制成功了广西第一代Z435轮式装载机。今天,它们中的娇娇者,这位身经百战的“老英雄”又奇迹般的从外地回归故土,不得不让人报以欣慰的目光。
1958年,从上海迁来的500名职工,在柳州“龙脊”(龙腾背)安营扎寨,创建柳州工程机械厂。建厂之初,处境十分困难,虽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但工厂生产任务不足,职工生活困苦,只好分一部分去开荒种地和搞小农具、小商品进行生产自救。直到1965年春天,希望终于降临了,已经调到一机部五局担任规划处处长的李郁(柳工第一任厂长)为柳工争取到了生产装载机的任务。为了能圆上装载机之梦,李郁再次要求调回柳工,重新担任起了柳工党委书记兼厂长的重任。
在李郁的带领下,张龙涛 、项守厚 、周继兴 、卫士金 、庄百练、王龙生 、 姜金德等工人技师,依靠精湛的技艺,排除干扰,全力推进装载机研制, 很多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的配件和生产设备都被技艺高超的工人们用手工制造了出来。Z435在1968年通过国家鉴定。这是我国首台通过鉴定的装载机,被定为我国工程系列装载机的机型,柳工成为我国ZL系列轮式装载机的发源地,拉开了国产装载机的序幕。
时隔45年后的2010年,筹建中的柳州工业博物馆曾试图征集一台最早出产的Z435轮式装载机,在多方寻找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当年8月,柳工终于在徐州的一座矿山找到了这台历经45年风雨,还在辛勤工作的第一代轮式装载机。柳工用新车换回旧车,对其进行了全面修复。为保持其换下来的沧桑面貌,工博在展出这台装载机时,换下来的旧轮胎也摆放在旁边。
手工打造的柳江牌汽车
由柳州农械厂,柳州机械厂1969年联合生产的广西第一辆“柳江牌”载重汽车,至今仍让柳州人倍感自豪。
1969年,自治区下达让柳州农械厂和柳州机械厂联合生产汽车的任务,柳机负责发动机,柳农则负责底盘 、驾驶室 、车厢和总装。
任务一下达,柳农 、柳机工人欢呼雀跃,想到广西人制造载重汽车的梦就要圆在自己手中,都热情高涨。他们迅速派选型小组到北京,初步选定了GS130型2.5吨载货汽车,又去南京参观学习了汽车生产,就等回柳后大展拳脚。但受文革气氛的影响,上面主管领导有些看不上2.5吨的“小车”,希望柳农试制4吨载货汽车。而柳农认为当时广西工业水平难以配套生产4吨载货汽车,试制出来不能尽快实现大批量生产,贻误战机。主管领导又叫试制世界上最先进的汽油转子发动机车。而这种汽车在西德还在试验之中,世界上都没有,柳农没有生产条件。柳农坚持试制130型汽车,认为这种车型一旦试制成功,便能大批量生产,适合广西农村使用,而且作为农用汽车还能得到国家资助。由于选型务实合理,最终得到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同意。
车型定下来了,但缺乏设备,没有经验,试制汽车仍困难重重。为了尽快拿出样车,负责研制驾驶室的工人,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用做模型的方法试制。工人们用铁丝、木头 、纸张糊成模型,经过上百次修改然后定型绘图。没有专用模具,就在地下挖坑做模具,16天时间,硬是用大锤敲成汽车驾驶室。压制汽车大梁时,又遇到了工件大,设备小的困难。压制130型汽车大梁要用5厘米厚钢板,但是柳农只有7厘米厚的钢板,怎么办?有用大锤敲成驾驶室的经验,工人们就想也用大锤把钢板敲薄。
可轮番敲打,最大力的汉子,抡24磅大锤,敲得两手发麻,仍不能成型。因此有人笑柳农:“没有设备还想造汽车,好比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困难摆在面前,柳农人没有被吓倒,聪明的老工人又想出了新办法:“外地压制大梁是用3000吨压力机压制,我们柳农也有一台300吨压力机呀,3000吨是大面积压制,我们300吨就把力量放在一点上,一点一点压制。”就这样如此“劈柴下尖”,柳农终于将汽车大梁压制成功。
1969年4月20日,柳农的车身装上了柳机的发动机,广西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先是起名“飞跃”,后改名“柳江”。9月柳农小批量生产出10台柳江牌汽车开往南宁向国庆献礼。9月30日夜,10辆新车停在广西交通厅,许多群众闻讯围拢过来。有人问:“这车是买的?还是柳州真造出汽车了?”“这车能开吗?你们是坐火车来的,还是开这车来的?”柳州工人自豪地挺起胸膛说:“这车是自己造的,从柳州开过来的!”第二天国庆,10辆汽车经过观礼台,行驶在南宁大道上,这一下轰动了南宁,震动了整个广西。人们热烈欢呼:广西能制造汽车了!
柳产空气压缩机
上世纪60年代,越南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进入最艰苦的岁月,中国政府为此开辟了“胡志明小道”,给越南兄弟运去了大批战备物资。开辟“胡志明小道”所用的大量空气压缩机,就是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生产的。
煤气压缩机在1984年研制成功,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还迅速在全国打响,全国市场占有率达90%。北京、上海 、天津三大直辖市的煤气工程,全部采用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的产品。天津市政府还派专人送来“气化津城 、造福人民”的奖杯以表彰该厂为天津煤气化作出的贡献。在由日本投资的福州煤气工程国际招标中,该厂战胜了来自日本 、美国 、德国 、瑞士以及国内的共30多个厂家,一举夺标,显示出了柳州产品的雄厚实力。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的油井被炸得一塌糊涂,油田成了火海,中国灭火队奉命前往科威特灭火。灭火设备里就有柳州压缩机总厂的两台12立方米移动式空压机。
当时,沙漠上的温度高达近50摄氏度,火源中心的温度达1400摄氏度,油井四周烈焰冲天,浓烟蔽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柳压总厂的空压机始终运转正常,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风力,把灭火所需的各种剂料送到井口,与高压水泵、推土机密切配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扑灭了第一口油井的大火。当柳压总厂的职工在灭火的电视画面上,看到橘红色的空压机机壳上印着醒目的“柳州压缩机总厂制造”九个大字时,大家一片欢呼。
柳产空压机不仅扬威海外,在国内更是为柳州争了光。1990年,备受瞩目的第11届亚运会的主火炬成功点燃的瞬间,坐在电视机前的柳州压缩机总厂职工又是一片欢腾,因为主会场上那燃烧着的火炬所需的煤气,就是由他们厂制造的煤气压缩机输送的。为此,亚运会闭幕不久,北京政府还派出代表团,专程来到柳州,将一座精美的“亚运杯”送给柳州压缩机总厂,称柳州压缩机总厂“夺得了竞技场外的一枚大金牌”。
从内蒙古回家的空气压缩机
这台外观整洁 、内部仪表齐全无损的设备,若不是设备机身上的铭牌标注有“生产日期1974年11月”,让人真不敢相信这是一台在遥远的内蒙古从事勘探打井近40年的老设备。
说起这台设备的发现和征集过程还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2010年4月,柳州第二空压机厂长驻内蒙古的售后服务人员接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53勘察队的电话,说该队一台空压机有一个零件需要更换维修。当销售人员赶到现场看见设备时不禁大吃一惊:这台外观如此完好仍在正常使用的空压机,竟然是1974年出厂的设备。
1972年,柳州第二空气压缩机厂研发生产了中国第一台螺杆空气压缩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展台上这台螺杆压缩机,出厂日期为1974年11月,属于第一代产品,当时每年产量只有约50台,都是由政府统一采购,再分配给各单位 、企业使用,主要用于矿山 、公路 、铁路建设中打隧道 、打水井等。由于质量过硬,用户反映良好,该系列螺杆压缩机199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这台压缩机此前已连续工作37年,几乎都没出过问题,这次也只是一个小压力阀坏了。
2011年3月,柳州工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和柳州第二空气压缩机厂的领导专程到内蒙古,找到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53勘察队的领导协商,准备回购这台螺杆压缩机。起初内蒙古地质局因这台机器多年正常使用而舍不得,但最后为柳州征集文物的精神所感动,通过补偿置换,这个远嫁近40年的“女儿”,终于从内蒙古回到了“娘家”。
“两面针”牙膏自动灌装机
这是一台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80年代用于制造白露牙膏、南珠牙膏和驰名中外的名牌产品仙葫牌两面针牙膏的牙膏自动灌装机。
“两面针”是广西出产的中草药,民间用于治疗牙患。1980年,面对逆境的柳州牙膏厂,决定进行重大改革,制造药物牙膏。经过一番研究筛选,以两面针草药配以天然叶绿素为主要原料,终于试制成功国内最早的药物牙膏之一的“两面针”牙膏。这种牙膏对口腔疾病及牙病有消炎镇痛、止血去淤、防龋除臭等功效。投放市场后,立刻受到消费者欢迎,几乎家家户户使用“两面针”。1981年到1985年产量达到1亿支。随后研制出多种新产品,出口原苏联、法国等国家。
随着老百姓对日化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对两面针产品喜爱程度的日益上升,两面针牙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来的手工灌装牙膏速度慢、产量低,为解决这一难题,厂里从武汉轻工模具厂购回了这批设备。此后,工人们只需在灌装机前插上牙膏管,它就会自动把膏体装入管内。灌装的工序由此改造为机械灌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92年底,“两面针”在全国同行业评选中,首获全国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1999年1月,国家工商部门认定“两面针”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2年,两面针牙膏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这是广西第一个被授予“中国名牌”的产品。而今,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了全国中草药牙膏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
海鸥“127”操舟机
“HAIOU127”,即海鸥127操舟机,它是安装在舟艇上的动力机器。这台操舟机是原柳州机械厂上世纪70年代的拳头产品。
操舟机是国防建设急需的产品,建国后一段时期内,在国内还是空白,国外也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1970年9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给柳州机械厂下达了试制100—120马力操舟机的任务,代号“127”,成为当年9个军工重点科技项目之一。
“127”大马力操舟机以美制“水星”操舟机为参考样机,这种机器接近飞机活塞式发动机的水平,质轻 、功率大、精度高,零件上千种。柳机没有2000吨的压铸机及精密设备,有人说这是“瘦子搬泰山—— —力不从心”,可柳机仍毅然接下了这一重要军工任务。时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的卢达亲任研发项目的总指挥,并深入实验室、车间指导试验攻关工作。针对发动机活塞反复烧顶的难关,卢达翻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文献,找出问题所在:原来活塞烧顶原因是材料问题,当时我国尚无此种耐高温的材料,它是国外专利产品。为此,他和研究攻关的同志们一起分析研究,反复试验,采用工艺研磨发动机缸孔,并将铁缸套改为铜套,同时改进点火角度,终于解决了使用国产材料活塞烧顶的难题,破解了代号“127”的一个个“密码”。
“127”在第一轮试制样机的基础上,改进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加强了发动机的连杆结构,修改了传动齿轮参数和齿轮箱体。此外通过多种配气方案的优化试验,发动机功率从90马力提高到100马力,最高可达110马力。
1975年10月,127”操舟机在江苏太湖进行可靠性等项目测试,各种性能指标均达到优良。1978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柳州生产的“127”操舟机获得重大科技奖。
柳州制造的127大马力操舟机安装在冲锋舟、快艇 、登陆艇上,驰骋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劈波斩浪,成为巡逻护卫 、缉私防逃 、竞技运动的利器。
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勇夺四枚金牌的体操王子李宁荣归故里,高兴地坐上安装有柳州生产的操舟机的快艇上乘风破浪,畅游柳江。
柳州的“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又称四大件。是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流行词,通常指的是手表 、自行车 、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转一响” 连同另外“四十八条腿”是那个时代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柳州也有自己的“三转一响”,那就是“都乐牌”自行车 、“喜狮牌”缝纫机、“金声牌”时钟和“山花牌”收音机。
“都乐牌”自行车
据捐赠人阮金彪先生介绍,其中一辆自行车是他1985年买的,当时的价格为120元,相当于他3个月的工资,而且必须凭票购买。尽管价格昂贵,但为了生活 、上班方便,还是咬牙“放血”。此后,这辆车成了他每天不离的“伙伴”,直到2005年才跟他一起光荣“退休”。另一辆自行车则是捐赠者梁务生在1980年购买的。
“喜狮牌”缝纫机
“喜狮牌”缝纫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缝纫机总厂打入国际市场的主要产品。20世纪70年代,柳州缝纫机制造业主要由市缝纫机总厂 、市缝纫机台板家具总厂及市缝纫机配件厂等三家企业组成,主要产品有家用缝纫机、衣车台板和缝纫机配件。
缝纫机总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市工模具厂。1974年10月该厂试产家用缝纫机取得成功,1980年“鱼峰牌”JBI-3型家用缝纫机正式投产。1981年市活塞环厂与市缝纫机厂合并成立市缝纫机总厂。同年该厂首次向泰国出口2000台缝纫机。1986年,市政府决定市缝纫机总厂与市自行车厂成立自行车缝纫机集团公司。
1991年因国内缝纫机市场滑坡,市缝纫机总厂与上海三厂终止联营。当年,市缝纫机总厂创立“喜狮牌”缝纫机,顺利打入国际市场,形成年产30万台的生产能力,其中出口量达到总产量的95%。
与“喜狮牌”缝纫机一样成为当年时尚的,还有“鱼峰牌”缝纫机。
“金声牌”时钟
柳州时钟制造业是在钟表修理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年2月,柳州市钟厂成立,当年机械小闹钟试制成功,年末产量2175只。1974年 生产3万只。1975年,全国小闹钟市场趋于饱和,钟厂经市场调查后决定实施地区物资导向战略,利用柳州地区丰富的木材,转产机械木挂钟。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至90年代先后形成“金声”牌机械摆钟 、石英钟 、落地钟4大类时钟产品,柳州市钟厂成为国内制钟工业三大生产厂家之一,产品曾荣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全国轻工博览会银质奖等荣誉。
“金声牌”时钟的商标由一个昂首啼鸣的雄鸡加上“金声”两个艺术字体组成。因设计新颖,造型独特,质量可靠,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山花牌”收音机
柳州市无线电二厂1974年4月研制成功的“山花牌”C153型1.5伏低电压九管三波段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开创了中国晶体管收音机低电压多波段新领域,在全国收音机产品中独树一帜。它有两绝:是全国第一台3波段收音机,即具有一个中波 、两个短波,只要天气晴好,它可以收听到全世界所有短波电台;只用一节电池,一改当时收音机都用市场供应不足的双节5号电池,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C153”型收音机个头虽小,但来头可不小。首先是国家重视,第四机械工业部专门派两名技术员到柳州参与研发,由上海工程师设计完成。其次是它以小巧的身段和强大的功能获得了时尚人士的热捧,迅速走俏全国,最高年产量为10万台,获得了国家电子工业部大奖。在录放机和电视机还未普及的年代,“山花牌”收音机怎不声名远振。
华力电蚊香包装机
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华力电器厂花费42万元从日本公司引进的电热蚊香片生产专用设备,也是广西首台电热蚊香片专用生产加工设备。
此机1998年8月完成安装调试开始生产以来,在华力公司员工的精心保养下,生产的华力电蚊香质量一直稳定可靠,多次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广西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电热蚊香片制造机运行了近20年,累计生产出电热蚊香片超过十亿片,行销全国及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人们只看见华力的日子好不红火,但无人知道华力也曾有一段辛酸故事。
1987年,华力电器厂因老产品销路不畅长期没有收入,连员工工资都发不起,只能靠上级单位的接济度日。产品卖不出,只能换产品,新来的厂领导看中了国内刚兴起的电蚊香事业,想以此一展宏图。可厂里资金不够,怎么办?借!求爷爷告奶奶借了几万元,好不容易生产出了电蚊香,一试用,没别家生产的好。有员工认为:质量差一点不要紧,只要卖得出去,有点赚头,能发工资就行!厂领导讨论后觉得不行,质量差产品就没生命力,不能为眼前利益损坏了长远利益。借来的几万元打了水漂,厂领导再次号召全厂勒紧裤腰带坚持试验。
好事多磨,产品质量上去了,可是没有销路。那时电蚊香在全国刚刚兴起,广西对它还很陌生。有人说:“我花20元买一床蚊帐可用几十年,谁知道你的电蚊香有没有用?”产品卖不出怎么办?送!华力员工咬着牙,把用“白花花银子”制造出来的产品,白送给了不能用蚊帐的办公室 、生产车间及在公共场所工作和休息的人使用。
果然,免费试用后,许多人都认识到电蚊香的好处,华力赢来了一大批客户。
正是有了当初的“义举”,华力电蚊香才由此走出困境,走进了千家万户。
风行一时的“双马”电扇
“双马牌”电风扇曾经是柳州轻工业中一匹驰名中外的“骏马”,最鼎盛时期曾经把厂开到了国外。收藏在展馆里的“双马牌”电扇分别是产于上世纪80年代手动和遥控的台扇、落地扇。
1971年4月,街道小厂市红阳五金厂试制成功罩极式400毫米单速台式电风扇,成为广西最早生产电风扇的厂家。1973年该厂改称红阳电扇厂。1974年试制成功无级调速吊扇。1979年,市街道工业局将红阳电扇厂与市东风电器厂合并为柳州市电扇厂。此后,柳州的电扇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产品有台扇、落地扇和吊扇等,商标注册为“双马”。 1981年,该厂电风扇产量为3.98万台,1982年为11.2万台,1983年达24.4万台,产销量仅次于上海华生电扇厂,居全国同行第二位,获得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电风扇产量达到了51.6 万台,成为全国十大电扇厂之一。
至此,柳州市电扇厂迎来了辉煌时期,生产的电风扇大量出口国外。1989年2月出口2000套双马电器散件到泰国进行组装生产。1992年生产各类电风扇229.54万台,出口豪华吊扇10.2万台。到1995年年产电风扇能力达120万台。
走进万家的“都乐”冰箱
1975年5月,S-1型雪条机由市鱼峰微型电机厂试制成功,填补了广西这一产品生产的空白。1977年,市鱼峰机械制造厂与市鱼峰微型电机厂合并成立市冷冻机厂,开始小批量试产冷藏柜。1978年10月,市冷冻机厂试制成功“都乐牌”110型单门单温电冰箱,结束了广西没有代表性轻工产品的历史。该冰箱开机1小时内可达零下6摄氏度。
1983年4月,国家轻工部批准柳州定点生产电冰箱,1984年生产电冰箱685台。经过技改后,1985年产量比上年翻10番,达6025台。产品除原来的110型单门单温电冰箱外,新开发的BCD-150双门双温直冷式电冰箱获自治区新产品百花奖,BC-150型双门单温电冰箱获自治区优质产品奖。与此同时,该厂的另一拳头产品冷柜也获得长足发展。1987年柳州市冷冻机厂改名为柳州市冷柜厂。到1995年,该厂共开发出各种冷柜7个系列27种型号。
从1990年起,“都乐牌”冷柜成为市冷柜厂的主导产品,并批量投入生产,到1994年冷柜产量达20余万台。
钢铁“骏马”
横卧在工业博物馆北广场上一台巨大的蒸汽机车,像一匹昂首嘶鸣的骏马,英姿勃发,迷倒了观众,给人以无限的想像力。
这台曾经为柳钢立下过赫赫战功的钢铁“骏马”,是1986年由唐山机车车辆厂生产的,重量为95.5吨,机车分为机车头和煤水车两个部分,牵引重量为2000吨,构造速度为80km/小时。柳钢于1986年11月购入投入运行,2008年10月其正式“退役”。22年中,无论是在大宗燃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还是在厂内钢坯和高炉铁水的运送,都可见其忙碌的身影和闻其骏马般欢快的咆哮声。
该机车不仅在运输保产中大显身手,而且还是一辆“明星车”。2002年香港一电视剧制作中心在拍摄由梁家辉、罗嘉良两位当红大明星主演的“卫斯理”系列片时,曾专门租用过该机车用于外景拍摄。自2011年5月1日这辆“明星车”亮相工业博物馆以来,随时都可见身着婚礼服的各色“明星”和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友们在与“明星车”留影纪念。
还在2010年8月,柳钢就决定把这台老机车作为文物捐赠给柳州工业博物馆。当时,这台机车已经退役,车身全是斑斑铁锈。为了让全市人民看到机车英俊的本来面目,市工业博物馆组织力量进行了全面维修,柳钢为纪念1958年建厂这一难忘的日子,还特地在车头上刻上“柳钢58号”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2011年4月22日,柳钢为穿戴一新的钢铁骏马戴上了用红绸做成的大红花,在柳钢运输部的机车库里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市领导和柳钢的领导一起参加交接仪式。附近居民看到这个隆重的场面,都说:柳钢今天比嫁女还热闹!“出阁”仪式隆重,“送亲”的场面更是蔚为壮观。一台大型拖车拉着长长的排子车,上面装着几十米长、披红挂彩的漂亮“新娘”,沿路封锁交通,由警车开道,几十名警察护送,浩浩荡荡穿过繁华的市区。那天的两边街道,真是观者如云。直到中午,机车才跨过文昌大桥到达柳州工业博物馆北广场,然后,由两台大型吊车抬着,稳稳当当地放在早已铺好的铁轨上。
西南第一台大功率激光器
展馆中的HPL—2000型CO2激光器是广西工学院与柳州电机厂1988年研制成功的,是西南地区第一台大功率激光器,也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激光器之一。曾获1990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柳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6月,当时在华中科技大学从事大功率CO2激光器研究工作的刘东华教授应邀来到广西工学院工作,筹建了激光研究所,并着手研制千瓦级的CO2激光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激光所完成了2千瓦CO2激光器的设计,并与柳州市电机厂合作进行激光器的试制,期间共同解决了很多有关精密加工、精密焊接、电气控制、安装调试等相关工艺难题,终于在1988年7月研制成功,并于同年9月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激光器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先进水平。
该型号的激光器一共生产了6台,一台用于广西工学院的科研和教学,两台用于柳州汽运公司发动机缸体(缸套)激光强化处理,其余销往大连机车车辆厂等单位。
广西工学院激光研究所用该型激光器积极开展大功率激光加工的应用研究,为柳州市大功率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先后为柳州发动机厂、内燃机厂、汽运公司进行发动机缸体、缸套的激光强化研究提供支持,使其寿命延长3至5倍,相关项目获得了自治区科技三等奖;为柳州五菱汽车、东风柳汽及相关配套厂进行汽车模具激光强化处理研究,提高模具使用寿命提供了良好条件;有效解决了广西化工、化纤等相关行业开展筛网和喷丝板微孔激光加工研究上的困难和问题;为成功研制孔径0.2至0.5mm的筛网和喷丝板,解决这些在传统加工工艺上无法解决的行业难题和替代进口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为柳州长虹机械厂进行军工产品的激光焊接研究,解决一些难焊合金进行焊接,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外,上世纪90年代还和市美术陶瓷厂合作,用激光在陶瓷制品上进行激光雕刻研究,所雕刻的精美图案,使普通陶瓷制品变成了高档的工艺品,产品获得了用户的青睐。
广西工学院激光研究所还将该型激光器用于激光加工人才的培养,其中先后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培养激光加工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为广西工学院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和实验,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了许多激光加工领域的人才。
上一篇: || 下一篇:柳州博物馆